A.傷寒患者
B.潛伏期的傷寒患者
C.恢復期的傷寒患者
D.傷寒暫時帶菌者
E.傷寒慢性帶菌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胃穿孔
B.急性細菌性痢疾
C.急性闌尾炎穿孔
D.傷寒并發(fā)腸穿孔
E.霍亂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3~4周
C.病后第2周
D.病前1周
E.病后第5周
A.血細胞偏低或正常
B.粒細胞減少
C.嗜酸性粒細胞正常或升高
D.血小板也可以減少
E.極期可出現(xiàn)尿蛋白及管形
A.血白細胞總數(shù)
B.肥達反應
C.嗜酸粒細胞計數(shù)
D.血小板計數(shù)
E.肝功能
A.傷寒沙門氏菌屬于沙門菌屬中的D群
B.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運動
C.有莢膜
D.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但在含膽汁的培養(yǎng)基中更佳
E.不產(chǎn)生外毒素,菌體裂群后釋放出內毒素
A.氟喹諾酮類
B.磺胺類
C.氯霉素
D.氨芐西林
E.利福平
A.急性食物中毒
B.急性細菌性痢疾
C.瘧疾
D.傷寒
E.急性病毒性肝炎
A.普通型傷寒患者
B.暴發(fā)型傷寒患者
C.慢性帶菌者
D.傷寒恢復期
E.傷寒患者的潛伏期
A.傷寒桿菌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命力較強
B.傷寒桿菌在地面水中可存活2~3周
C.傷寒桿菌在污水中可存活1~2個月
D.-20℃不能存活
E.加熱60℃30分鐘或100℃即刻可以滅活
最新試題
傷寒的傳播途徑是()
患者高熱1周。檢查:體溫40℃,脈搏90次/分,血白細胞4.0×109/L,嗜酸性粒細胞消失。應首先考慮的是()
關于副傷寒甲、乙的臨床表現(xiàn),下列哪項不正確()
某女,26歲。持續(xù)高熱4天,體溫39.6℃,乏力,肝臟于右側肋下1.5cm可觸及,血常規(guī):WBC2.7×109/L,N0.55;HBsAg(-);肥達反應"O"1:160,"H"1:160。此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男性36歲,發(fā)熱20余天,T39℃左右,伴腹脹、乏力于8月15日就診。體檢:肝不大,脾肋下可及。血白細胞3.6×109/L,中性粒細胞60%,桿狀細胞1%,淋巴細胞39%。為確診應做的檢查為()
傷寒的臨床類型不包括()
關于傷寒桿菌的生物學活性的描述錯誤的是()
傷寒出現(xiàn)肝脾腫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兒傷寒特點不正確的是()
傷寒發(fā)病第一周內陽性率最高化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