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家庭道德、階級道德
B.社會公德、民族道德傳統
C.職業(yè)道德
D.鄰里道德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社會行動模式
B.道德認知發(fā)展模式
C.體諒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A.正確的引導
B.初步探究
C.相互交流
D.總結和運用
A.為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
B.能實現因材施教
C.能為學習者建構知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環(huán)境
D.促進了認知主體知識的意義構建
A.更強調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B.更強調課程的開展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
C.更強調終身學習
D.更強調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礎性
A.改革考試制度
B.發(fā)展私立學校
C.普及義務教育
D.設立擇校制度
A.要及早管教
B.要及早實踐
C.要獎懲合適
D.要選擇榜樣
A.教育對人的發(fā)展有重大促進作用
B.教育對社會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C.兒童的差異和后天教育應受到重視
D.教育是為了人的終身發(fā)展做準備
A.數學
B.修辭
C.文法
D.辯證法
A.體腦分工
B.生產力的發(fā)展
C.奴隸制國家的形成
D.專職教師的出現
A.《美國2000年:教育戰(zhàn)略》
B.《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
C.《關于美國教育改革的報告》
D.《國家處于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最新試題
1931年蘇聯通過的《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成為國民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其直接指向之前的改革弊端,即()
下列關于《史密斯-休斯法》與《阿斯蒂埃法》的不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日本確立了“六三三四”新學制,學制由雙軌制轉變?yōu)閱诬壷疲w現了()
下列不是“臨時教育審議會”(簡稱“臨教審”)的貢獻的是()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下列沒有體現出20世紀下半葉美國促進教育民主化發(fā)展的措施的是()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蘇聯建國初期(1917一1920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的是()
下列關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論述錯誤的是()
下列關于杜威的教育目的論,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通過設立圖書館、博物館、公民館等和利用學校的設施以及其他適當的方法,來實現教育目的,體現了《教育基本法》對()方面的規(guī)定。